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港媒:老龄化的中国正迎来“机器人红利”

   2024-08-06 90
导读

  香港《南华早报》1月23日文章,原题:老龄化的中国有望收获新的经济红利随着中国想办法弥补减少的年轻人口红利,机器人技术已作为一个答案浮出水面。2016年至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快速增长至21.2万套,年均增长31%。工业机器人发展模式是否会在其他领域重演,如服务业或人形机器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将成为现实。过去几年来,扫地机器人或送货机器人等商用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加速。随着老龄化问题隐约迫近,对此类产品的需求会激增。  机器人技术也进入了中国政策制定的前沿领域。去年1月,

   香港《南华早报》1月23日文章,原题:老龄化的中国有望收获新的经济红利随着中国想办法弥补减少的年轻人口红利,机器人技术已作为一个答案浮出水面。2016年至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快速增长至21.2万套,年均增长31%。工业机器人发展模式是否会在其他领域重演,如服务业或人形机器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将成为现实。过去几年来,扫地机器人或送货机器人等商用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加速。随着老龄化问题隐约迫近,对此类产品的需求会激增。
 
  机器人技术也进入了中国政策制定的前沿领域。去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拥有两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与发达国家制造的机器人相比,中国举世闻名的供应链优势能使其推出大致相同的产品,但成本仅为前者的一小部分。另一个优势是工程师红利。中国拥有一支与西方相比同样干练的工程师队伍,而薪酬相对较低。
 
  中国蓬勃发展的机器人行业在构建关键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例如传感器、伺服电机等。这些技术或许尚不如进口技术先进和精密,但目前足以满足中企需求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马斯克在谈到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前景时表示,未来对它的需求可能激增。但只有在中国,特斯拉才能梦想通过庞大的供应网络,将人形机器人成本降低到可承受的范围。这就是为什么若将中国排除在外,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轨迹就永远不会形成。如今,中国倾向于逐步摆脱对人口红利的依赖,转而拥抱新发现的“机器人红利”。(作者Ni Tao,崔晓冬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iwangtui.com/news/show.php?itemid=1107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01-5555-34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801-5555-34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