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新动能、新制造……从“新”到工业经济

   2024-08-08 980
导读

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一系列新产业、新动能、新制造不断涌现,创造发展新优势。如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如何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如何?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加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首艘国产大型游船“

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一系列新产业、新动能、新制造不断涌现,创造发展新优势。如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如何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如何?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

maxresdefault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首艘国产大型游船“阿依达·魔都”投入商业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样本返回,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已建成投入使用……近年来,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发布会上表示,要以构建工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大力提升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夯实新型工业化基础。

金壮龙表示,将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做优做强科技服务业等方面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实施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充分发挥国家新体制优势,补短板、造强,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会议发布的一系列数据传递出数字技术不断升级、加速融入产业发展的明确信号: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50%以上,已培育421个国家机器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左右,生产效率同步提升近30%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大宗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和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一链一策”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转型,启动高标准数字化园区建设,畅通园区内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探索整体数字化转型。园区数字化的完善路径。

此外,金壮龙表示,将加快“上云、用数据,为中小企业智能赋能”,努力实现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到2027年创新型中小企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

抢占新赛道,发展新优势

金壮龙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仿人机器人领域新赛道不断涌现。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约占GDP13%,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金壮龙表示,要继续利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形成一批更好、能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支柱产业。。

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六大方向,对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作出前瞻性部署。未来产业。

金壮龙表示,将围绕六大方向实施一批科研项目,重点关注仿人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技术、深海与航天发展、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

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布局的同时,随着大规模装备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实并发挥作用,传统产业也在不断“焕新”。

辛国斌表示,将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装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化赋能、绿色发展、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快工业领域装备更新换代。“瞄准高端、智能、绿色、集成方向,支持新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装备更新项目,使这些传统产业可以让老树‘长出新芽’。”他说。

发展高新区汇聚产业新动能

发布会上,一组数据引人关注:我国目前有178个国家级高新区,贡献了全国2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聚集了30%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化、新型“小型企业”。“巨无霸”企业,企业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占50%,科创板上市企业占60%,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占70%,国家重点实验室占80%

依托国家高新区,培育壮大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战略产业。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

金壮龙表示,将加快数字园区、绿色园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导有条件的高新区建设未来产业先行区,支持“一区一策”开展政策探索,打造升级版“火炬”品牌。

金壮龙表示,我们还将推动更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在国家高新区布局,建设一批试点验证平台和高能企业孵化器,聚集并培养更多的领导者。人才和创新团队。

据介绍,我国已布局建设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涵盖动力电池、仿人机器人、高性能医疗装备等领域。金壮龙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iwangtui.com/news/show.php?itemid=151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01-5555-34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801-5555-34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